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亂彈--亂談--雜談(1-1)

憑著幾次的心血來潮,陸陸續續開了幾個部落格,也沒多想日後是否維持得下去。如今經過了一段時日,回頭檢討起來,這四個部落格,探討翻譯的一個(http://adeontranslation.blogspot.com/)寫得最得心應手;敘述超個人心理學及老肯(肯恩‧威爾伯(Ken Wilber))的(http://wilberismtw.blogspot.com/)最難寫。總的來說,會覺得老肯「難寫」,其實主因恐怕還是自己學有不足,無力充分論述老肯之學(威爾伯學(Wilberism))。不過倒過來說,老肯體系之大之深,反過來確實也令人常有不知從何說起之慨。起初會想談老肯,實在是因為老肯之學整合了古今中外有益於世道人心進化的意識學、心理學;這樣的整合,其實本身便是人類意識進化的一部分。一般事物的進化總是依迴旋上升的樣態前進,先迴旋而後上升;迴旋時是整合期;既經整合,而後上升,如此便完成進化的一步。目前在西方,人類意識這樣的整合在老肯等一批人努力之下,已經往前邁進了一大步。但是令人感慨而又可以理解的是,在當今的世界,放眼望去,唯有經濟力強,學術進步,思想開放的西方始有能力完成這樣的整合。故而,這樣的整合既然是由西方人進行的,其中的一切論述便都是以西方語言表現。這樣,其他語言人口欲要得聞,便只有仰仗翻譯。這一方面,目前中文的譯介量在各種語言當中僅居中下而已;其中絕大半又都是台灣的翻譯,中國翻譯的老肯著作僅得一二。然而,華人卻是地球人的大族群,而且又是意識發展相對落後的族群,若是未能與聞這樣整合起來的意識學,便不免令人著急!當初起心動念想開這個部落格,便是居於這樣的信念。可是如今這個部落格已經停頓年餘,更何況當初還寫得不多!一年多來,當初的起心動念始終還是在起心動念,始終念茲在茲!所以現在的我只好警惕敦促自己盡快重新開始,否則日後我將遺憾不止!(待續)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日記摘要(7)

2/12 星期三
做了一個夢,夢中我向父親要回了一名女子。起先父親略有慍怒與不願,但是未做什麼表示,即已退讓。夢中,這名女子的臉一直沒有看到,只是露著一片雪白的背部。我抱著她,臉貼著她的背部,聞到她身體的柔軟溫香,悲傷而又滿足的掉下眼淚。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友人(1)

Robert Freling,中文名費瑞霖,是太陽電能光明基金會(Solar Electric Light Fund,  SELF)的執行長。湯瑪斯‧傅里曼(Thomas Friedman)在《世界又熱又擠又平》(Hot, Flat, and Crowded: Why We Need a Green Revolution-and How It Can Renew America)當中提出地球人類面臨幾個嚴重的問題,其中之一是「能源匱乏」(energy poverty)─作者最先便是從費瑞霖那邊聽聞這個觀念的,也曾就這個觀念與費瑞霖有相當深入的討論。費瑞霖曾經來台灣讀中文,太太也是台灣人。關於他提的「能源匱乏」這個觀念,其實我覺得當初翻譯這個詞彙的人並沒有搞懂其中真正的意思。費瑞霖所謂的"energy poverty"指的是一種貧窮,是能源方面的貧窮─窮人所擁有或可能取得的能源總是很少─是這種「貧窮」;這是貧窮問題。但如果譯成「能源匱乏」,就變成能源問題,變成群體在能源方面匱乏的問題。這不是費瑞霖的原意。費瑞霖或SELF的網址如下:
http://www.self.org/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日記摘要(6)

4/24 星期四


“...each of us carries a distorting splinter out of some great shattered universal mirror...at least in his presence, men were whole again. To know each splinter might belong one must have some conception of the whole... and only a mind such as Aldous’s, cleansed of personal vanity, noticing and recording everything, and exploiting nothing, could achieve so broad a purpose.”

「我們每個人手中都只拿到一塊宇宙之鏡扭曲的碎片…至少在他面前,人又變得完整了。要知道這種碎片屬於哪裡,你必須對整體有某種概念。只有像阿道斯那樣個人虛榮已經清洗盡淨,覺察一切,記錄一切,從不剝削他人,才能夠達到如此遠大的目標。」

─肯恩‧威爾伯引述曼紐因(Yehudi Manuin)講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